【大河财立方记者吴海舒文图实习生苏慧珍】近日,宜品营养科技(青岛)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宜品集团”)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,宜品集团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,市场份额为14%。
行业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,羊奶粉具有高营养价值和低致敏性,卖点突出,同时也存在行业竞争激烈、规模化水平不高、消费者接受度不确定等挑战。
第二大羊奶粉企业冲刺IPO
资料显示,宜品集团的前身为黑龙江北安市乳品厂,创立于1956年,是中国最早的奶粉企业之一,主要从事生产、研究及销售婴幼儿配方奶粉、儿童及成人奶粉、特医食品、乳品原料(乳粉、乳清粉、奶酪、黄油)等产品。2022年,总投资10亿元的青岛莱西羊奶粉生产基地投产,羊奶粉成为宜品集团最核心的产品线。
招股书显示,羊奶粉收入占宜品集团营收一半以上。2022年、2023年、2024年,宜品集团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收入分别为7.72亿元、9.26亿元、10.33亿元,占总收入的55.1%、57.4%、58.6%,2025年上半年,羊奶粉收入4.49亿元,占总收入的55.6%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业务增长迅猛,从2022年的0.24亿元激增至2024年的2.19亿元,占比从1.7%跃升至12.4%。
不过,2025年上半年,宜品集团营收同比下滑10.36%至8.06亿元,净利润下滑42.57%至0.57亿元。宜品集团表示,主要是由于包装更新暂时调整了发货节奏,导致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出货量下降。
渠道方面,宜品集团收入主要来自于第三方经销商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,宜品集团委聘经销商超过2000家。2022年、2023年、2024年,公司经销商产生的收入为10.39亿元、11.39亿元、12.38亿元,占比分别为74.1%、70.6%、70.3%。
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数据,以2024年对应产品的零售额计,宜品集团在中国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,市场份额为14%,在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市场排名第二,市场份额为17.6%,在中国婴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中,排名中国本土品牌第二,市场份额为4.5%。
大河财立方记者以邮件形式就上半年营收情况、特医食品布局等问题对其进行采访,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。
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,近些年,中国快消品行业竞争加剧,内卷严重。“对于很多快消品企业来说,借助资本市场的赋能,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,拓宽企业护城河,提升企业综合运营能力。”
市场竞争激烈,企业要解决两大挑战
河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王小鹏接受大河财立方记者采访时说,宜品集团选择的羊奶粉赛道潜力很大,羊奶乳清蛋白含量高,乳糖含量低,致敏性弱,更适合敏感体质人群,在所有特色乳制品中卖点突出,占比也最大。
据了解,羊奶粉属于奶粉市场中的细分板块,数据显示,中国羊奶粉零售额持续稳定增长,表现优于整体奶粉市场。2020至2024年,羊奶粉零售额从208亿元增长至250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4.7%,预计到2029年,羊奶粉零售额将达约318亿元,2024至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.9%。
行业人士认为,目前羊奶粉市场仍处于推广阶段。但随着消费者对配方羊奶粉认知的提高,行业已经挤进来很多重量选手:澳优乳业凭借其核心品牌佳贝艾特处于市场领先地位,是全球羊奶粉销量第一的品牌;伊利通过金领冠悠滋小羊系列进军羊奶粉市场,近年来业务增长显著;飞鹤也布局了多个羊奶粉系列,包括小羊妙可、星飞帆小羊和加爱等产品线,不断完善其羊奶粉产品矩阵。
宜品集团也坦言,企业面临诸多挑战,比如来自更广泛的乳制品市场以及婴幼儿配方奶粉、配方羊奶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特定细分市场的竞争。
王小鹏认为,虽然羊奶粉优势突出,但产业痛点也比较明显。比如原料受限,羊群产业化规模和企业生产规模有待提升。另外,羊奶粉虽然营养上有优势,但口感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。
近两年,乳品消费疲软,行业增速放缓。“从上市乳企半年报中看到,有些粉类和特色乳企营收还是比较可观。整体来看,消费信心正逐步恢复。”王小鹏说道。
“羊奶粉企业要长久发展,要解决两大挑战:一是提升奶源规模化水平,保持供应稳定;二是要在宣传和利润之间寻找平衡点。”王小鹏进一步解释,对于中小型乳企来说,如果宣传跟不上,市场份额容易被大品牌挤占,但宣传费用太高,也会影响盈利水平。
朱丹蓬认为,对于企业来说,核心是要加强供应链完整度,保障食品安全和品质,升级服务体系,加强客户黏性,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。
对于特医食品,王小鹏认为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,特医食品消费需求被释放,但特医食品科技含量高,企业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,建立产品创新体系,开发出更多让消费者有体感的产品。
责编:王时丹|审校:陈筱娟|审核:李震|监审:古筝
配资炒股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