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16岁义务导游到今日闲适生活,他的故事还在继续
"是马老师吗? "2025年7月17日晚,西湖苏堤入口处,网友"旺仔不秃头"举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。 镜头里,头戴白色鸭舌帽、身穿灰色运动短袖的马云正轻蹬着墨绿色折叠车,听到呼唤后回头一笑:"很凉快啊! "晚风吹起他帽檐下的头发,这个15秒的视频被上传小红书后,三小时内冲上热搜榜首。
社交媒体瞬间掀起怀旧潮。 在视频评论区,用户"老杭漂"贴出1995年《杭州日报》的泛黄版面:31岁的马云夜骑途经西湖断桥,发现三名男子盗窃窨井盖。 他独自骑车绕行观察三圈后,突然停车怒喝:"给我放下! "报道描述当时身材瘦弱的马云"双眼像燃着火",直到警察赶来才离开。 更早的旧照被翻出——1980年夏天,16岁的马云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,在六公园给一对荷兰夫妇比划三潭印月的传说,身旁停着辆后座开裂的永久牌自行车。 这段持续八年的免费导游经历,后来被他称为"人生第一个英语角"。
骑行装备细节引发全网"找同款"。 眼尖的网友认出那辆墨绿色折叠车是英国品牌BROMPTON,官网标价1.85万元。 杭州湖滨路专卖店店员证实,18日早刚开门就有二十多人涌来问同款,"库存三小时清空,预订排到十月"。 而马云戴的白色鸭舌帽经网友深扒,来自他个人投资的环保品牌"自然派",采用玉米纤维制作,售价仅89元。 这种"平价帽子配万元车"的混搭,在抖音引发模仿风潮,话题马云同款穿搭下涌现两千多条年轻人骑车自拍。
骑行路线本身成为打卡热点。 本地论坛"杭漂生活"贴出详细轨迹图:当晚马云从苏堤出发,经白堤、平湖秋月,绕杨公堤返回,全程约9公里。 西湖环卫工王师傅在跟帖中补充:"周三傍晚常看到马老师,遇到游客多就下车推着走"。 多位市民晒出历史定位记录:2023年5月12日在北山路,2024年10月3日在雷峰塔路段,都曾捕捉到同样装扮的马云骑车身影。
六公园英语角的铜像旁新添了打卡人潮。 网友"杭州老陈"上传照片:三个年轻人模仿马云少年时的姿势,举着写有"Hello, free guide!"的纸牌站在铜像前。 这里正是1982年马云开始当义务导游的起点,如今铜像底座新增了几行刻字:"这里曾有个瘦小少年,用自行车驮着梦想"。
这种场景自然勾连起马云2017年在世界浙商大会的发言。 当时他谈及理想墓志铭:"杭州佬,喜欢太极拳,干过很多事,顺便办了个企业"。 退休生活似乎正印证着这个定位——除西湖骑行外,今年4月他被拍到在龙井村茶园晨练太极,5月在西溪湿地采摘自种蔬菜。
商业活动痕迹依然可见。 2025年2月11日,阿里园区A区1号楼闲鱼事业部员工突然发现马云站在工位旁,正查看二手自行车交易数据;4月10日阿里云启动会上,他提出"科技要呵护人间烟火";5月9日又现身阿里总部复刻的"湖畔小屋",与CEO吴泳铭讨论AI伦理。 但和以往不同,这些行程都避开媒体镜头,园区保安说:"他总坐员工电梯直接上楼"。
社交媒体掀起"低成本生活"挑战。 小红书用户"简生活"发布对比视频:左屏是马云万元自行车,右屏是她花188元淘的二手凤凰牌,配文"凉快的风不挑车价"。 知乎热帖则解析那声"很凉快"背后的生活哲学:"不是恒温空调房的虚假舒适,是汗水遇见自然风的真实触感"。
西湖景区数据印证着事件热度。 北山路便利店老板展示销售记录:"马老师车筐里那款运动饮料,平时每天卖10瓶,今天半天售出三箱"。 自行车租赁点排起长队,管理员老李翻着登记表:"今早租车量比上周三涨了四成,都说要骑同款路线"。
视频发布24小时后,原帖下已积累2.3万条评论。 最新热评来自用户"西湖船娘张姐":"昨晚载客经过白堤,看见马老师停车帮一家三口拍全家福。 小朋友自行车倒了,他扶起来才离开"。 此刻的西湖边,夜风掠过湖面,路灯在自行车道上投下细碎光影,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骑着车,帽檐压得低低的,白色鸭舌帽在夜色中忽隐忽现。
配资炒股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