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十六日,北碚区澄江镇北泉村,巡护队六名队员驾驶摩托车巡山护林。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
7月16日中午,北碚区缙云山地表温度直逼50℃。
“森林防火,人人有责,林区严禁携带火种。”一支摩托车队穿梭在崎岖的山道上,引擎声与便携喇叭的循环广播打破林间的寂静。
在北碚澄江镇北泉村,这支摩托“轻骑兵”义务巡山护林15年,成为守护这片青山绿林的“移动哨所”。
“这段时间进山纳凉的游客多,森林防火压力也陡然增加。”缙云山黛湖旁,巡护队队长龙天真停下摩托车,从后备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,仰头猛灌了两大口。
北泉村地处缙云山自然保护区范围,有山林110多亩,早在2010年,村党支部书记龙天真便发动村民组建了这支志愿巡护队。这段时间,他们每天沿着林区道路巡查两次,还要深入到村民院坝、景区景点进行防火宣传。
展开剩余55%交谈间,队员李庆看到黛湖对岸的密林里有人影晃动,他二话没说,立即赶了过去。松林间支起了几张吊床,有人正躺着休息。
“刘幺妹,林区不要携带火种哟。”李庆认出坐在吊床上的是山下开面馆的刘诚夫妻俩。
“李大哥,放心嘛!每年你们都在宣传,防火知识早记在脑壳里了。”刘诚拍着胸脯保证。
下午四点半,太阳渐渐西斜,室外温度依然在40℃以上。
北泉村村委会门前,队员们仔细检查摩托车上携带的灭火器、胶扫帚等灭火设备后,开始第二轮巡山。“有的村民会在天黑前焚烧秸秆,前几天我们才制止了一起。”龙天真说,村民烧秸秆有时只是图个方便,但夏天温度高,这样做存在火灾隐患,所以他们会加以制止,同时进行防火宣传,让村民加强防范意识。
傍晚6点,霞光染红了缙云山的峰峦,巡护队的摩托车轰鸣着,抵达北泉村最高点天香园民宿。老板梁鹏在山上开了十多年的民宿农家乐,他说,“轻骑兵”守护着这片山林,山上的植被越来越好,游客连年增多。
这支“轻骑兵”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,队员们有很多防暑方法,如随身带毛巾,热得受不了时就往毛巾上倒点矿泉水,再往手臂、脸上擦拭,就能凉爽不少。队员吴兵的摩托车后备箱里装着风油精、藿香正气液等防暑药品:“出发前喝两支藿香正气液,大家都说我的后备箱是一个‘微型急救箱’。”
山风拂过,吹走了队员们额角、脸上的汗珠,他们衣服上白色的盐渍印记十分清晰。(新重庆-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)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炒股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