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之水奔涌而来,滋养着崤函大地。从雷霆万钧的调水调沙到碧波荡漾的城市河湖,水的脉络始终流淌在三门峡的肌理之中,勾勒出人水和谐共生的立体图景。
7月初,三门峡水利枢纽精准接力2025年黄河调水调沙,蓄势已久的黄河水以雷霆万钧之势,从深幽的孔道中奔腾咆哮而出。三门峡水利枢纽不仅在调水调沙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,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澎湃震撼之美。
在城市另一隅,天鹅湖湖面碧波如镜,青龙涧河波光粼粼,三门峡国际文博城及城市楼群与天光共映成画,成为周边居民游憩、休闲与健身的好去处。沿黄生态廊道上,咖啡车的香气随着河风漫过堤岸,市民凭栏眺望的身影与黄河相映成趣。这份惬意悠然的背后,是全市多年来坚定不移的生态守护。
近年来,三门峡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,以“三水统筹”打好碧水保卫战。强化水生态修复,常态化开展河湖“清四乱”;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,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;加强水资源调度配置,切实保障生态用水,让每一滴水都能发挥最大效用、迸发最大潜能。
水润之处,万物生长,优良的水生态悄然改变着城市气质。如今,一个环境优美,生态宜居,充满活力,富有朝气的三门峡水秀生机画卷正徐徐展现在人们面前。
展开剩余72%天鹅湖湖面广阔,成为桨板爱好者训练的好去处。本报记者 孙猛 摄
三门峡水利枢纽精准接力黄河调水调沙。本报记者 孙猛 摄
蓝天白云下,石门水库碧水如镜,令人心旷神怡。本报记者 孙猛 摄
浑厚的黄河与轻盈的碧湖交相辉映。本报记者 孙猛 摄
赏黄河,观美景,沿黄生态廊道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消夏避暑。本报记者 孙猛 摄
灵宝市弘农涧河浅滩处,荷花盛开,黑天鹅在碧水中游弋。花雪红 摄
一碧万顷的湖面上,天鹅号游轮缓缓驶过,游客饱览黄河美景。本报记者 孙猛 摄
黄河绕城而过,水润之处,万物生长。本报记者 孙猛 摄
来源:三门峡日报
转自:生态三门峡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炒股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